《2019年高考试题(地理)浙江卷(WORD版,含答案解析)》由会员分享,可在线阅读,更多相关《2019年高考试题(地理)浙江卷(WORD版,含答案解析)(20页珍藏版)》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。1、*绝密启封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(浙江卷)地理注意事项:1.本试卷分第卷(选择题)和第卷(非选择题)两部分。答题前,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、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。2.回答第卷时,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,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,用橡皮擦干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。写在试卷上无效。3.回答第卷时,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,写在试卷上无效。4.考试结束,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。如需改动,选择题部分(共140分)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,每小题4分,共140份。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云杉(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)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。为研究北美洲2、气候变化,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,得到距今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,完成2.1万年(图甲)、距今5千年(图乙)和距今5百年(图丙)1、2题。1.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,反映了A.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C.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B.D.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-*5.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、乙、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,其研究过程是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.【答案】1.B2.DB.C.D.考点: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。【名师点睛】从图表中读取云杉林分布区3、变化和冰盖面积变化信息,来综合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状况。3S技术的各自主要应用领域需要重点辨别:RS主要针对面的事物的信息获取;GPS主要针对点事物的信息获取;GIS是地理信息系统,主要针对信息的分析处理。近年来,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,且持续增长,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。完成3、4题。6.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、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,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乡间人口流动A.B.农业专业化发展C.城市工业、服务业发展D.7.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,正确的是A.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.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.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.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4、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【答案】3.D4.C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2.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,城市工业、服务业的发展,需要大量劳动力,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,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,带来农村经济发展,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。-*8.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,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,区域协调发展,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,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,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,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化人口。考点:人口流动原因及影响。【名师点睛】理解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,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要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影响。下图为某河谷地址、地貌剖面图,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。5、图中阶地(用T表示,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)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。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。完成第5、6题。学优高考网9.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,正确的是A.向斜东侧大B.背斜东侧小C.向斜西侧大D.背斜西侧小10.矿产调查发现,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,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。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.甲【答案】5.C6.BB.乙C.丙D.丁-*考点:地质构造判断,地表形态成因分析,外力作用表现。【名师点睛】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,是解题的关键。提取地质构造判读依据及地表形态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原理,进行综合分析,根据岩6、层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类型,根据“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”的提示,对比图中四地的位置和沉积物,推出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地点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。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,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,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。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,全国平均值为0.74(单位:吨标准煤/万元)。完成7、8题。11.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,正确的是A.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.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.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7、.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12.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.山西最高,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.广西最低,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.上海和江苏较低,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.湖北较高,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【答案】7.B8.A-*考点: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,产业发展方向分析【名师点睛】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,是解题的关键,注意题干的提示“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”,X轴和Y轴表示的含义,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区别。降低能耗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关注的话题,主要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。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,图中数8、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视课的气球位置。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,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。完成9、10题。13.下列路段中,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.至B.至C.至D.至于14.图中、两点间近地面受A.暖锋影响,吹西北风C.暖锋影响,吹东南风B.D.冷锋影响,吹西南风冷锋影响,吹东北风-*【答案】9.A10.B考点:大气运动、天气系统。【名师点睛】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充足的信息。提取水平气压梯度力、天气系统等地理知识核心原理,进行综合分析。103W)时,北京时间是15.5月23日,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(A.24日2时52分B.240日2时08分C.23日3时08分【答案】11.9、A【解析】D.22日2时52分试题分析:该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时,该市103W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,北京时间(120E)位于该市东侧经度相差223,即可计算得到相差14时52分,该市为5月23日12时,加上14时52分,北京时间为5月23日26时52分,即为24日2时52分。考点:地方时的计算。【名师点睛】此题为较为简单的时间计算,分析两城市的经度差异,仔细计算即可。非选择题部分(56分)3.根据下列材料,完成(1)-(3)题。(30分)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,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。-*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,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,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。材料三由10、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,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。(1)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,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、,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。(12分)学优高考网(2)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,乙地(海拔5250米)和丙地(海拔2000米)自然带类型分别是、。(3)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。(10分)【答案】(1)青稞(小麦)水稻相同点:河谷平原,地形平坦;土壤肥沃;灌溉便利;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。丁地纬度低,两地光照充足。不同点:甲地海拔高,热量不足;丁地纬度低,海拔低,热量丰富;甲地处于背风坡,降水量少;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,降水量多;甲地昼夜温差大,11、有利于有机质积累。(2)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: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。(3)流域面积大,泥沙-*考点:农业区位条件分析,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分析,河流水文特征分析。【名师点睛】从图表中获取信息,包括地理位置、河流名称及分布、山脉分布、道路分布及气候统计图中的气温和降水状况。农业自然区位条件分析从气候、地形、土壤和水源等角度展开;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分析要掌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规律;河流含沙量要从水量大小、流域面积和水土流失状况等角度综合分析。16.根据下列材料,完成(1)-(3)题。(26分)材料一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。图2为2018年重庆工业结构图。-*材料12、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,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,重庆工业基础雄厚。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,成都以客车、商用车、轿车生产为主,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。在十三五规划中,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。(1)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。(10分)(10分)(2)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,说出其有利条件。(8分)(3)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,并说明其意义。(8分)【答案】(1)有利条件:地形起伏大,河流落差大;降水丰富,径流量大;人口密度低,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。不利条件:地处偏远,地形崎岖,交通不便;生态环境脆弱,13、地质灾害多发;主要位于长江上游,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。(2)工业基础好,配套完善;交通便利;人才丰富;接近市场;政策支持。(3)思路:发挥各自优势,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;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,实施产品分工;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,实施生产协作。意义: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;促进产业集群发展,增强集群效应。-*成都与重庆在汽车工业发展中,各有侧重点,能发挥各自优势,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、产品分工,便于区域之间的生产联系,避免同质恶性竞争,有利于整个区域汽车产业的集群、健康发展。考点: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,工业发展区位选择,区域产业协作。【名师点睛】从材料和图表中获取信息,包括经纬度位置、海拔高度分布、河流分布、铁路分布及工业结构图信息。水能资源开发要考虑资源状况、交通状况、地理位置(市场距离)、地形地质状况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。工业发展的区位选择从原料、资源、市场、政策、技术和产业基础等角度来综合阐述。区域间产业同质、恶性竞争是我国较多区域间存在的普遍性问题,如何从区域实际出发,有所侧重、关注分工合作地进行区域产业联系,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。欢迎访问“高中试卷网”HTTP:/SJ.FJJY.ORG-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学而网